当前位置:首页 > 小贷知识
小贷知识
小贷知识
20种金融诈骗常见伎俩大揭示

来源:互联网

通信、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,金融业务和高科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,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带来了诸多风险隐患。近年来,利用电信和网络进行的金融诈骗犯罪案件层出不穷,犯罪分子的伎俩不断更新,令人防不胜防,消费者一旦掉入“陷阱”,就会面临少则数千,多则上万,甚至更高金额的财产损失。为提高银行业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,本栏目现将近年来不法分子常用的20种金融诈骗伎俩进行揭示,提请广大消费者加以防范和识别,确保财产安全。
  1、假冒公检法诈骗
  犯罪分子假冒公检法拨打受害人电话,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,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。
  2、假冒医保、社保诈骗:
  犯罪分子假冒社保、医保中心工作人员,谎称受害人医保、社保出现异常,可能被他人冒用、透支,涉嫌洗钱、制贩毒等犯罪,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,便于核查为由,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汇款实施诈骗。
  3、假冒海关逃税诈骗
  犯罪分子假冒海关执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,以事主涉嫌逃税为由,要求其将税款转入诈骗人账户。
  4、解除分期付款诈骗
  犯罪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,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,声称“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,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,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”,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,实则实施资金转账。
  5、包裹涉银行卡诈骗
  犯罪分子假冒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,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几十张或者上百张银行卡为由,遭海关查扣,称其涉嫌非法买卖银行卡犯罪,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,从而实施诈骗。
  6、伪装银行工作人员存款贴息诈骗
  诈骗分子伪装银行工作人员,以某某银行正在以高额贴息揽存为幌子进行诈骗,诱骗客户将钱存入指定银行账户,给客户出具虚假存款承诺书,诱使客户透露个人信息,暗中通过多种手段将客户资金窃取。
  7、办理信用卡诈骗
  犯罪分子通过报纸、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信用卡的广告,一旦事主与其联系,犯罪分子以“手续费”、“中介费”、“保证金”等形式要求事主连续转款。
  8、伪装银行信用卡客服电话诈骗
  诈骗分子利用改号软件,将号码伪装成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电话,以可以帮客户提高信用额度为由,要求客户做一笔交易以达到提高信用额度的条件,诱导客户利用手机输入手机验证码、银行账号、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盗取客户卡内资金。
  9、贷款诈骗
 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,称其可为资金短缺提供贷款,月息低,无需担保。一旦事主信以为真,对方即以预付利息、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。
  10、虚构车祸诈骗
 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,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,要求对方立即转账。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。
  11、假冒领导诈骗
  犯罪分子获上级机关、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、办公室电话等有关资料,假冒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,以推销书籍、纪念币等为由,让受骗单位先支付预购款、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,实施诈骗活动。
  12、假冒亲友诈骗
 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,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,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“患重病、出车祸”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。
  13、快递签收诈骗
  不法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,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、姓名,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。随后,快递公司将送上物品(假烟假酒),一旦事主签收后,不法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,否则讨债公司或者黑社会将找麻烦。
  14、彩票特码诈骗
  犯罪分子拨打“响一声”电话或者群发短信,谎称只需要向指定账户汇入钱款,即可为彩民提供中奖号码。
  15、钓鱼网站诈骗
  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,要求事主登陆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,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、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犯罪。
  16、低价购物诈骗
  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、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、二手电脑、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,一旦事主与其联系,即以“缴纳定金”、“交易税手续费”等方式骗取钱。
  17、网购诈骗
  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,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,便称系统故障,订单出问题,需要重新激活。随后,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,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及验证码后,卡上金额不翼而飞。
  18、复制手机卡诈骗
  犯罪分子群发消息,称可复制手机卡,监听手机通话信息,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,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、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。
  19、订票诈骗
  犯罪分子利用门户网站、旅游网站、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,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,发布订购机票、火车票等虚假信息,以较低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。随后,再以“身份信息不全”、“账号被冻”、“订票不成功”等理由要求事主在此汇款,从而实施诈骗。
  20、中奖诈骗:
  不法分子以“我要上春晚”、“非常6+1”、“中国好声音”等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,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,将获得巨额奖品,后以需交手续费、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,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。
 
    
浏览次数:1702 2016-09-26 [返回]
联系电话:0577-88923503 E-mail:wzamc@sina.com
Copyright © 2012 温州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 地址:温州市鹿城区南汇街道车站大道577号财富中心1809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
浙ICP备13005407号
关闭

用户登录

用户名:
密  码: